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7|回复: 0

谭建光:小马拉好车

371

主题

0

回帖

119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94
发表于 2024-8-12 08:03: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小马拉好车社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发展的十个案例
谭建光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时候,积极为社区工作者“减负”和“增能”,也成为值得关注和重视的工作。今年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为基层减负,解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小马拉大车”等问题。习近平同志3月在湖南省考察的时候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精兵简政,继续把这项工作抓下去。”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社区工作者要增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把减负成效转化成办实事、解难题的服务实效。”7月底,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因此,在社区工作中,如何减少形式主义、如何减轻干部负担、如何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就是值得思考、值得探索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围绕学习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社区减负增能,我们一直在调查和思考。这几个月,我们在各省市自治区调查研究,尤其是深入县镇(街道)村(社区)调查辅导的时候,也在了解社区减负、基层治理、志愿服务、公众参与等问题。这期间,很多社区干部、志愿者骨干谈到“一减一增”的思路,谈到从“小马拉大车”转变到“小马拉好车”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启发价值,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一减”就是切实减少形式主义、指令任务对社区工作者的压力。但是,伴随新时代的发展仍然有许多工作是需要社区推进的,还有很多群众的利益需求是需要社区满足的。这样,在减负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做好“一增”,就是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激活和增加社区的慈善资源、公益组织和志愿队伍,即增强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和发展,支持和配合社区做好各项工作、服务群众利益。“小马拉好车”就是让社区党委、居委会这匹“小马”(人员少、机构小)套上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队伍这辆“好车”,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的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创造美好社区、创造幸福生活。为此,我们在全国各地调查的案例中,选出十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供各地的社区干部、志愿者骨干参考借鉴。

01
“老三送、新三送、新新三送”:天津市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

案例一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在天津市朝阳里社区与志愿者交流的时候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朝阳里是当代中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1988年,朝阳里社区的13名党员、群众自发组建志 愿服务队伍。在此基础上,1989年天津市新兴街道成立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35年来,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由20世纪80年代的“老三送”即送煤、送菜、送炉具;升级为21世纪初的“新三送”即送岗位、送知识、送健康;再演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新三送”,即送快乐、送品牌、送服务等。并且,朝阳里社区创造了富有天津特色、津塘魅力的“百姓志愿”。“百姓志愿”的最大特点就是“求者不拒”“大小都做”。朝阳里社区以“温馨家园”项目服务邻里的“优秀党员”杨建华裘孝英夫妇,以“义务理发”帮助残困的“最美退役军人”齐达昌,以“义务红娘”凡人善举的“优秀志愿者”李鸳玲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个人,以新时代理论学习小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团队,成为最“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者,常年如一日践行雷锋精神,做身边人的榜样。他们自发成立“温馨家园”“朝阳之声”“绿趣园”“义剪队”“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等8支特色志愿服务队,自发设立“花甲助耄耋”、爱心助空巢、心目影院等23项志愿服务项目,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期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
我曾经五次到天津市朝阳里社区调查志愿服务,其中两次是通过党政部门和志愿组织联系参观考察,有三次是利用到天津市开会的空隙自行到朝阳里社区走访观摩。不论是与社区党委书记苗苗等交流,还是在社区小广场与热心志愿者沟通,或者走进小巷楼栋与社区群众促膝谈心,都有非常多的收获。这里不仅党员、干部认真负责,工作细致,而且居民志愿者、热心群众也非常爱护自己的社区,关心社区的实务,乐于为社区治理、为帮助他人做奉献。这样,苗苗等社区干部说道,“虽然作为典型社区,接待参观任务多一些,参加会议介绍多一些,但是社区工作和社区服务获得居民群众的认可支持,很多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认真负责做好关爱互助、邻里协调的服务,我们的工作就很好开展,也赢得大家的赞誉。”我从中得到启迪,就是几十年坚持不懈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并且伴随群众的需求创造“老三送、新三送、新新三送”的丰富服务,就能够赢得社区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也能够将各项工作做好,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02
“行胜于言”:宁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志愿服务

案例二
习近平同志2020年6月在宁夏自治区吴忠市考察金花园社区的时候,老党员王兰花汇报了“兰花芬芳”志愿服务队坚持十多年如一日开展服务活动。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说道,“你们的经验很好,真正体现了行胜于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各族群众要一起努力,志愿者要充分发挥作用,谢谢你们的努力和贡献。”回族大妈王兰花,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曾经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退休之后,为了“发挥余热”,继续关心和帮助群众,她联系几位离退休人员成立“王兰花热心小组”,后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组建“兰花芬芳志愿服务队”,建立“兰花芬芳志愿服务中心”等,吸引和影响利通区6.5万人参加志愿服务,在邻里互助、特困帮扶、社区治理、生态环保等领域开展丰富多样的服务活动,成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活跃力量。
我到金花园社区“兰花芬芳”志愿服务中心调查的时候,有一个小细节印象特别深刻。考察完毕,从楼梯走下来的时候,志愿者问我,“谭教授,您有没有发现扶梯上特别的地方。”我原来没有留意,现在认真细致查看扶梯,就注意到有一圈圈五颜六色的毛线围护着,既好看又实用。志愿者说,“谭教授,这就是兰花芬芳志愿服务队大妈们的细心和热心。她们发现,秋冬季节群众来办事、来服务的时候,天气寒冷,手摸着不锈钢的扶梯冰凉,尤其是老人摸着冰凉很难受。于是,他们自发用颜色漂亮的毛线织成护套,将扶梯包裹起来了。”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我更加深刻领会总书记说志愿者的服务“行胜于言”的意义,就是要针对群众的点点滴滴需求,用一言一行做好服务,真正体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03
“红港湾时光隧道”: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港湾一村社区志愿服务

案例三
广州市黄埔区港湾一村社区“红港湾时光隧道”志愿服务项目的发展,就是非常典型的老旧小区通过汇聚志愿者力量、创新志愿服务项目、吸引居民群众参与、激发老老少少积极性,让社区精神“焕然一新”、充满活力的案例。港湾一村是广州黄埔港务局的房改单位,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占地面积有0.08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居民1952户,常住居民5876人,流动人口266人。这里曾经是新中国建设初期优秀工人入住的新村,曾经有着非常浓厚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但是,经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这里成为典型的老旧小区,住宅破旧、小巷狭窄、设施不方便,中青年都外出购房居住,留下不少退休老人带着小孙子、小孙女在这里居住。社区党委换届之后,新任班子引进青年志愿者前来关爱帮助老人。志愿者开展“上楼服务”“敲门服务”“入户服务”等,为老人提供关心、问候、聊天、清洁、按摩等服务。非常有意思的是,原本是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老人;然而这些老党员、老工人看到年轻人来就非常高兴,拿出旧物箱,掏出里面的钳子、扳手、探照灯、帽子、手套等等,讲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艰苦奋斗、创造业绩的故事。社区党委和志愿服务组织就利用这个契机,发起“红港湾时光隧道”志愿服务项目。
一是“红物件”。即将老人的旧物件借出来到各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巡展,传播红色奋斗故事。
二是“红墙绘”。将老人讲述的创业奋斗经历进行墙绘,让社区人人为之自豪。
三是“红抖音”。即利用网络、抖音等新媒体,将老人讲述、唱歌的视频发布出去,引起更多人的赞赏和共鸣。
四是“红儿歌”。少年儿童也来与老党员、老员工交流沟通,并且将他们的奋斗故事编写儿歌、描绘图画,影响和激励新一代人。这样,社区形成了老年志愿者、妇女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少年儿童志愿者等多支队伍,即关爱互助,也激励奋斗,营造新时代的奋发图强氛围。
我先后三次到黄埔区港湾一村社区调查,与社区党委书记等多次交流,并且非常自豪地成为“红港湾时光隧道”策划者和发起者之一,见证这个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的发展壮大、扩大影响。我们获得的启示,就是社区志愿服务有很多元素,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是,很长时间都是平平淡淡、平平凡凡地开展服务,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如果能够像港湾一村这样将平凡的服务,打造“红港湾时光隧道”的品牌项目,焕发新的魅力,就能够吸引各种年龄人群参与和推广,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04
“红星绣花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东城社区志愿服务

案例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的东城社区,针对多民族聚居、生活需求多样的特点。以“党员+志愿者+各民族群众”为特色打造“红星绣花针”品牌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和社区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括:
“红星点灯人”志愿服务,即社区党员、老干部、劳模等带头,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做好示范带动的服务。
“红星暖家园”志愿服务,辖区合作的派出所、学校等党团员,为社区居民开展暖心关爱、排忧解难的服务,深受群众的好评。
“红星甜心窝”志愿服务,即针对“一老一小”和残疾人、困难家庭的需求,开展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活状况,共享发展成果的服务。
“红星中国节”志愿服务。即利用各种节日如春节、中秋、重阳、元旦等,还有各民族的特殊节日,开展各民族共同庆祝、亲如一家的服务活动。
“红星向阳花”志愿服务。即针对少年儿童快乐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心理志愿者以及专业志愿者热心辅导,引导少年儿童消除心理阴影,走向阳光成长路。
“闪闪小红星”志愿服务,即在党员、团员的引导下,吸引和激励少先队员参加志愿服务,实现“助人”与“育人”的双功能。
“红星义警队”志愿服务,即公安干警带动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保护社区平安、促进社区和谐的服务项目。
这些不同类型、各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为东城社区的发展繁荣、社区居民的幸福美好创造了条件。
我前后两次到新疆精河县东城社区调查,也乐意担任“红星绣花针”志愿服务项目的专家顾问。在交流沟通的时候,有三个情景是让我难忘的。一是州、县、街道、社区的党组织负责人非常重视志愿服务,也非常用心创新志愿服务。他们虽然工作很忙,但是得知我去调查的时候,都聚集起来交流讨论,听取我们专家的意见之后,很快就转化为可以操作和落实的措施,真正做到为群众着想,为社区办事。二是社区群众的参与积极性非常强,围绕“红星绣花针”成立红星名人工作室,既邀请州、县、街道的专业志愿者前来服务,也鼓励社区有特长、有经验的居民志愿者成为“志愿名人”。因此,在东城社区的群众之间,形成你追我赶、互相促进的志愿服务热潮。三是社区志愿服务促进美好家园、促进幸福生活。党员带头做志愿服务,关爱帮助群众,吸引居民志愿者友爱互助、排忧解难,让社区的生活环境非常整洁美丽,社区的生活氛围非常和谐友善。因此,东城社区获得全国志愿服务“四个一百”的奖励,更加增强了社区党员和志愿者的自豪感、荣誉感。

05
“四院一家亲”: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东元路物流社区志愿服务

案例五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东元路社区经历了从“四杂院”向“四院一家亲”的转变,既有社区党委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努力,也有社区志愿服务久久为功、营造氛围的贡献。这是由原来互不相干的四个小院(小区)组合成的社区。主干的小区就是中储西安分公司两个家属院(俗称中储大院、中储北楼)的家属区,原来是单位小区,由公司管理,后来社会化就移交给街道,从而成立社区进行管理和服务。随后,天丰东环广场小区(原西安市水产冷库家属院改造),还有商品房的物业蔚蓝人家小区合并进来。初期,这里成为“四不像”的“四合杂院”,既不是纯粹的家属区,也不是纯粹的物业小区,还不是相互熟悉的邻里小区。因此,最初在四个小区之间,居民互相之间不认同、不亲近,既不到其他小区活动,也不喜欢其他小区人员到自己小区活动。有时候还会对过来的人员说,“你来这里干啥?”因此,在四个小区组合的初期,社区邻里之间存在隔阂、互相膈应的状态。这时候,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迎难而上、想方设法,积极探寻“组合型社区”“混杂型社区”实现融合发展、和谐发展的路径,特别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引领下,通过引导居民群众逐渐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走向“四院融合型”社区、“四院一家亲”社区,创造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同时,这个社区大力发展志愿服务,针对志愿者开展服务和激励社区的“绿色银行”发挥积极作用,既是兑换奖品、兑换服务的激励作用,更是一种社区认同和赞誉、团队认同和赞誉的激励作用。
社区的同志还介绍说,“现在有些社区志愿者积累服务时长后,不来兑换奖品,动员他们兑换也不拿。他们说‘可以给更需要的人领奖,我们就是做点小小的好事,做点小小的贡献,不需要奖品了’。”这就开发出“绿色银行”以及志愿服务时长记录、服务积分有新的认识,不仅仅是为了兑奖物品,更多是为了让人尊重和认可志愿者的真情服务、爱心奉献,让志愿者成为社区中最自豪、最光荣的人。
我其实是“加塞”,利用到陕西团省委、青年志愿者协会讲课之余,联系西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帮我抽空安排调查两个社区的志愿服务,第一个调查的就是物流社区,听到社区书记介绍从“四杂院”到“四院一家亲”的变化非常有启发。其中特别有启迪的还有一个“白老师”的故事。社区根据老年人多,需要老年健康服务的实情,引进了一个老年服务机构。机构派来做咨询、按摩、理疗等服务的“白老师”则成为志愿服务的牵线人。从来到社区的第一天起,白老师就尽心尽责地为老人贴心服务。最关键的是白老师非常有心、乐于助人。因为,很多人包括老人、妇女,存在遇到困难有心结,发生矛盾有抑郁的情况,都愿意向白老师说。白老师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居民群众如大爷大妈、叔叔阿姨的心理症结,通过非常体贴、非常舒心的话语调节矛盾、调解心态,让居民来服务站的心情舒畅了。与此同时,白老师通过居民口中了解到一些涉及家庭之间、楼栋之间的矛盾问题,就及时反馈给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便于社区介入及时解决问题,促进了社区、楼栋之间的和谐友善。据了解,有些原来情绪较大、怨言较多的群众,在白老师的真情沟通交流感染下,改变心态当了社区的志愿者,在做好事、帮助人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快乐。这种混杂型社区的转变,既有社区党组织的主动有为、积极作为,也有志愿者的热心服务、真情协调,创造了崭新的生活环境、崭新的邻里氛围。

06
“十全十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谷脚镇云龙社区志愿服务

案例六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谷脚镇云龙社区,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高端社区”。龙里县大多数乡镇是山区农村,谷脚镇有较多的山区村寨。但是,由于谷脚镇也有靠近贵阳市的区域,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从市区到谷脚镇只需要40分钟车程。因此,这里吸引许多房地产公司前来开发物业小区,如“天麓一号”以及龙城府、凤凰城、碧桂园、悠山美墅、悦龙东郡、春山居等。既有高档小区吸引来自贵阳、广州、上海的人购买别墅;也有中档小区吸引贵阳和附近的人购买高楼房。据说,这些小区建成初期,社区党委成立之前,经常爆发矛盾纠纷。尤其是高端别墅区的业主,“特别计较和挑剔”,造成关系比较紧张。社区党委成立之后,社区书记带着班子成员,真情走访物业公司和业主人群,真心开展关心帮助和调解服务。其中,最突出的经验就是“让挑剔、计较的人成为志愿者”。这样,居民志愿者将挑剔、计较习惯转变成为优势,开展服务活动的时候认真细致,效果很好。社区党组织、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创造了“十全十美”的服务模式。

1、功能室前置——服务美。

2、阳光花园——环境美。

3、生活无忧——生活美。

4、公益油画室——文化美。

5、烘焙培训、美食分享——饮食美。

6、亲子伴读、亲情呵护——心灵美。

7、四点半课堂——成长美。

8、中医康美服务——健康美。

9、各类活动开展——人才美。

10、矛盾调处、心理疏导——和谐美。

这样,各类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区域、不同爱好的居民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既可以发挥特长兴趣,也获得助人的价值,就越来越喜爱云龙社区,成为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的忠实“粉丝”。
我在五年多来,先后八次到贵州省龙里县调查辅导,但是最初没有关注云龙社区。因为,我早期较多是到山区农村调查,是与村村寨寨的各民族群众交流。去年第一次到谷脚镇云龙社区调查,就大出意外、很有收获。一是原来没有发现龙里县有这么高档的物业社区;二是原来没有想到社区党委能够想出这么多方式方法调动群众积极性,激励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并且在志愿服务中协调各个群体的矛盾纠纷。为此,我发现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中真是有能人、有“神人”,善于根据群众的多样类型和多样需求,以工作认真负责和发展志愿服务的途径,创造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生活。

07
“新工人夜校”: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港社区志愿服务

案例七
大港工业社区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大港工业城,是全国首个不设居委会的纯工业社区。辖区聚集着机械、汽配、化工等20余个行业546家企业,其中包括中小微企业411家,占比超过75%;现有职工9万余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6万余人。2008年3月,社区党委推动下,成立大港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围绕职工需求,发动志愿力量积极开展需求与服务的精准对接,提升辖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探索出一条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他们发起“新工人夜校”——打造产业工人成长港湾项目,聚焦大港工业社区产业工人就业需求,打造职业赋能“加油站”,帮助产业工人实现技术技能提升,拓展产业工人成长空间,提升产业工人找到更多就业创业可能性。自开展以来,已推出新能源汽车修理、工业机器人制造、数控铣工、钳工、茶艺师、咖啡师、面点师等20项精品课程共计400余节,并开展配套志愿服务560余次,4000余人获得中级工以上等级证书,为产业工人铺就了一条“赋能成长”之路,让更多的职工从“工人”到“匠人”、从“一线”到“管理”、从“专职”到“专业”。这里成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青年学习成长的场所,也成为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学会友善互助的场所,成为立足北仑面向全国传播志愿精神的场所。
我近年来多次到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开展志愿服务的调查辅导,也是通过“红领之家”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交流介绍,得知“新工人夜校”的志愿服务项目,特别关注、参与辅导。最初这个项目叫“工享课堂”,我感觉含义很好,但是不够响亮。我想起百年前毛泽东、蔡和森等举办“工人夜校”“农民夜校”,既传播文化知识,也传播革命道路;就建议大港社区将项目更名为“新工人夜校”,传承红色文化,赋予新时代特色,更有影响力,更有号召力。很高兴大港社区党委支持、社工机构推动、志愿组织实施的“新工人夜校”越做越好,获得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金奖,也推荐省内外的宣传推广,让外来务工青年的学习成长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08
“饭堂贤聊”: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重工街道第一城社区志愿服务

案例八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重工街道第一城社区党委,探索“饭堂贤聊”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治理、民主参与提供很好的方式。社区餐厅的“饭堂贤聊”议事角,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边吃饭边唠嗑议事。据悉,第一城社区筑牢矛盾化解“第一道防线”,积极构建百姓“说事、议事、调事、解事”平台,引导群众主动说事、集体议事、相互评事、协调理事,真正让群众从“观众”变成“主角”,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饭堂贤聊”议事角自成立以来,调解队伍不断挖掘和吸收社区能人,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共化解矛盾纠纷30余件,调解率达到95%以上,有效解决车辆乱停放、环境整治、安全隐患、文明养犬等多个方面群众诉求,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饭堂贤聊”议事角是“社情民意的收集点”“矛盾纠纷的化解点”和“法律政策的宣传点”,大家以拉家常式的方式,畅谈共建共治、全民参与的社区治理新路子。遇到社区能力范围以外的矛盾时,社区会邀请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人士解答咨询,进一步引导群众采取合法途径表达合理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我调查和了解第一城社区的“饭堂贤聊”志愿服务,也是一次“加塞”的意外收获。今年五月份,我到沈阳开会,参加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审工作。利用飞机较早到沈阳的空隙,请辽宁省青年志愿者协会、沈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帮助安排两个社区调查研究。其中就安排了第一城社区,调查主要是了解“一城好瓣”为民办实事的各项服务,以及激励居民能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社区营造中心将“一城好瓣”详细划分了为老服务、法律服务、家电维修等8个服务领域的46个服务项目,根据项目所需人员和难度划分等级,一等积1分、二等积2分、三等积3分,按照“一人一表、一事一记、量化积分、动态管理”的原则,对居民参与社区自治进行实时管理。创新采用“王者荣耀”积分榜模式和“五星好评”加分机制,根据志愿者的积分情况每个月进行评比,评比结果按照“青铜”“白银”等级名称进行公示。我在具体考察的时候,走到社区食堂,发现了“饭堂贤聊”这个场地,感觉是非常好的创新,就详细询问和了解,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党建引领社区志愿服务,促进社区治理、和谐发展的时候,就要发掘和培育更多这类“接地气”“有魅力”的项目。


09
“益梅小院”: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 “益梅小院”社区志愿服务

案例九
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的“益梅小院”,地处梅陇二村南区,是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集合体。在党建引领下,形成了“123”的鲜明特色。一个引领:思想文化引领。“益梅小院”分中心利用江南庭院建设、江南文化氛围作为基础,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志愿服务活动落到实处、产生实效。“益梅小院”将很多思想理论、政策制度的内容,融入各个富有特色、吸引群众的场所。如在进入前厅的布置,既有文明实践最重要的宣传内容,也有江南文化韵味的体现,交映生辉、相得益彰。两个吸引:民俗吸引、服务吸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引导群众、教育群众;首先要吸引群众、感染群众。“益梅小院”分中心最吸引群众,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民俗吸引+服务吸引”。首先是民俗吸引,整个文明实践分中心没有建成办公室、会议室的风格,而是建成江南庭院韵味浓厚的阵地。不仅仅有绿茵、有花木,而且每一层楼,每一个房间的设计与布置,都是非常精致、非常精美的,一个个房间走过去的话,就像走在非常迷人的江南风景画之中。其次是服务吸引,“益梅小院”分中心的每个志愿服务场所、活动场所都是尽量生活化、舒适性的,让人走进来的时候很自然、很舒适地进入学习交流、活动开展。三个创造:居民创造、外来人创造、特殊人群创造。“益梅小院”分中心结合农村城市化和工商业发展、科技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就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人群在文明实践中的创造性、创新性,也取得很多很好的效果,增添了实践阵地的无限魅力。
一是居民创造。我早上一走进“益梅小院”,就听到不少老人,尤其是妇女熙熙攘攘的说话声,他们都把“益梅小院”当作自己的家,讨论“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七嘴八舌、很是活泼。
二是新梅陇人(外来人)创造。从务工青年到科技青年再到自由职业者、创业经营者,都经常来“益梅小院”休闲和活动,既不知不觉感受思想文化、道德情操的影响,也发挥创新活力,为阵地提供很多新创意、新建议。
三是特殊人群创造。部分特殊人群,定期会来“阳光心园”接受心理治疗,也参加各种活动,学习和掌握手工技巧之后,画了很多有特色的画。这些作品成为实践阵地开展其他活动的资源,也提供社会上其他有需要的人群共享,发挥非常好的作用。
我是去年前往上海市闵行区讲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课程的时候,调查过程发现“益梅小院”很有特色,就专门深入了解和分析。最初是刚到上海的下午,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同志陪同下,前往“益梅小院”考察交流。次日上午,我又自行约车前去“微服私访”(我是次日下午讲课)。这一次我不打招呼,也不去办公室交流,直接到“益梅小院”的各个活动室观摩志愿者的服务,观摩居民群众的活动,特别有收获,特别有感触。我想,上海市社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从“益梅小院”的各项活动中就体现出来,值得各地区学习参考。

10
“青年TALK”: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上地科技园社区志愿服务

案例十
北京市海淀区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充满时尚气息的地方。既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高校,也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地科技园社区等等。这里特别多留学归国人员、科学技术人员、科创人员、白领精英等等。如何开发适合他们参加的党建引领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就需要深入探索、大胆创新。海淀区上地街道上地科技园社区成立于2012年底,辖区面积约3.251平方公里,总户数3004户,辖区常住人口2336人,是上地地区最大的社区。辖区内包括中关村软件园等87栋办公楼宇,各类企业近万家,既有联想、百度等大型企业,也有众多小微企业,是一个高科技人才聚居、国际化标准、智慧性服务的融创新型社区。作为园区型社区,其与传统的居住型或者混合型社区,最大的区别是社区范围内的企业人员远多于社区常住人口。以上地科技园社区为例,辖区内仅有“亿城西山公馆”唯一一个居住小区,其余全为办公楼宇。在传统主要以居住户籍人口的管理服务为目标对象的状态下,与占区域人口绝对主体的企业人员产生了“双盲障碍”现象,即:在社区占高、人数众多的办公楼宇中,企业员工参与不到社区的治理之中,感知不到社区的工作与声音。同时,社区也缺乏直接动员企业广大员工参与社区治理的常态化路径,难以有效联系服务企业员工。
从2021年开始,为联系企业青年,破除社区与企业之间的治理屏障,探索开展“聚爱暖客厅后厂直播间”--“青年TALK”合伙人这一机制,即主要以中关村软件园尚东数字谷极具青年认同感,集科技、融媒、网络等技术手段为一体的“后厂直播间”作为直播阵地,用每期不超过十位,每位不超过十分钟的轻演讲形式,把来自广大青年关于青春、时尚、文化、道德、乡愁等最感兴趣的主题,以青年讲述自己及身边人故事的形式,向园区青年进行同步直播,吸引园区青年的关注与参与。在参与“青年TALK”直播的基础上,成为“青年TALK”合伙人。
在“青年TALK”合伙人的组织带动下,在园区、小区、学校等场所,开展了学习、志愿服务、文化等各类活动,青年积极参与,取得良好社会效益。近两年来“青年TALK”联系和凝聚起越来越多的青年,激发了园区青年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大家在工作所在社区的归属感,带动越来越多的青年参与到“垃圾分类”“电信反诈”等社区的各种治理中来。这种新颖活泼的社区活动与志愿服务受到青年科技人才的欢迎,也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
我是2019年应邀到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授课、辅导、调查、研究,先后六次前往交流,也深入中关村、上地以及其他社区、农村深入调查,发现这里的志愿服务非常有新意、非常有活力。将党的领导、党建引领与社区居民以及新青年群体的需求有机结合,推出许多很有特色的社区活动与志愿服务。其中,一位活跃的党员志愿者黄悌是关键人物,既推动了“志愿云客厅”的社区网络志愿服务系列交流;也推动了“青年TALK”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我在去年到北京开会的时候,鼓励黄悌负责约稿,将“青年TALK”活动的文章、视频等放在我们“社志会”公众号发出,提供全国各地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分享。因此,社志会公众号从2023年“五四青年节”发出“青新公益说(青年新型群体公益心声)”栏目,每周发出一篇稿件,开创出公益志愿服务的新潮流。
我们围绕党建引领社区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结合近年来调查走访的各地区材料,以及搜集网络、媒体细化介绍的材料,选择十个案例进行分析,提供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参考。在文中引用相关网络和媒体的事迹材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希望这些案例分析,为社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实现“小马拉好车”提供支持和帮助。

作者简介
谭建光(1960年——),教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原副会长,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理事、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原副会长,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荣誉会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州志愿者--启智成立30周年纪念版 © 2001-2024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关灯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